6月10日下午,2023年中山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四屆東區金龍文化盛會系列活動在市文化藝術中心露天廣場舉行,圖為起灣金龍在非遺活動現場巡演。劉萬杰 攝
中山網訊 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如約而至,今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是“加強非遺系統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 中山咸水歌、小欖菊花會、南朗崖口飄色等一批具有珍貴文化價值和傳承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勾勒出一幅新時代欣欣向榮、生機勃發的動人畫卷,更成為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
6月10-11日期間,市文化藝術中心露天廣場開展了起灣金龍巡游、金龍主題街舞快閃、中山市民歌民樂大賽、非遺神獸巡游展演、武術龍獅交流賽等展演展示活動;市文化藝術中心小劇場舉辦自然物語音樂會、京劇專場等演出;市文化館舉辦友梅藝術沙龍中山咸水歌專場等展演。其中,作為本次活動的主題元素之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彩扎(中山起灣金龍)帶來了金龍巡游和金龍主題街舞快閃。63米大金龍在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文化館周邊蜿蜒盤旋,市民零距離感受省級非遺項目的磅礴震撼。由190名低年級小學生組成的隊伍,以街舞快閃的形式,展現金龍文化活潑靈動的一面。
6月10日,位于中山市文化館一樓的非遺主題“香山書房”正式開放。作為全市10家精品示范點之一,非遺主題“香山書房”通過沉浸式的環境氛圍及場景塑造,結合非遺實物和圖片的展示,設置了休閑閱讀區、兒童閱讀區、室外閱讀區、非遺文創展示區等區域,配備了智能化自助借閱設備,納入中山紀念圖書館智慧管理系統,能滿足圖書借閱、閱覽自習、閱讀推廣等需求,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高品質的公共閱讀空間和進一步了解中山非遺文化的平臺。
同步推出的還有“中山非遺旅游地圖”,意在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讓旅游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使游客在旅游中領略非遺文化,感受技藝之美、傳統之美、生活之美,在玩樂中體驗中山非遺的獨特魅力,打造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活動期間,不少青少年學生還在市文化館體驗了中山起灣金龍、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藝,去市博物館參觀了周雪清刺繡藝術展等。精彩紛呈的非遺活動,讓沉浸式體驗的市民游客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充分領略了中山非遺的魅力。
◆編輯:龍慧◆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